什么是村史館?
每一種現象的背后必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,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讓我想起了大煉鋼的時代,表面繁華似錦背后卻是危機四伏、暗流涌動,千村一面的現象比比皆是,從城市郊區到偏遠農村,一村一史館的建設如火如荼,那么做村史館究竟是意味著什么?
古語說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鄉村振興在于“人和”,村史館的作用就相當于連接村落空間與人的紐帶?!叭撕汀本驮谟谝缘鼐壔蜓墳榧~帶的村落或者宗族,也稱為凝聚力。
古代的農村核心管理在于宗族祠堂和“鄉賢”,看過白鹿原書或電視劇的朋友,不知道是否留心了情節中多次出現的一個場景。不管是村里天災歉收,還是民風滑坡種植罌粟,甚至是田曉娥遇害被認為敗壞風水,族長白嘉軒都會重修祠堂或者其它精神建筑,重振鄉風、凝聚人心,盡管前科學時代有其迷信成份,但凝聚人心之后的確帶來改變。
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發展,以及城市化的沖擊,在“無神論”的影響下,宗族觀念及祠堂逐漸沒落,那么我們現在如何去凝聚人心,激發鄉村建設的核心驅動力,如何喚起昔日鄉村的榮譽感和歷史感?這不僅僅是靠布置一個小小的村史館所能解決的根本問題。
村史館建設的核心也是在于“人和”,這里的人和就是紐帶關系,這里我們需要提到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,就是“新鄉賢”,目前中國涉村人員足有10億之眾,這是前所未有的規模,只是他們被城市化分隔到了天南海北甚至世界各地,北上廣深,紐約,東京,巴黎世界各地都有來自中國鄉村的涉村人員。按100位涉村人員中成長出一位德才兼備的新鄉賢,新鄉賢的規模也是千萬級的數量,并且他們的財力智慧都是史無前例的規模。
發揮“新鄉賢”在村史館建設及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,在于如何體現這部分人群的參與感與榮譽感,又有句古話:富貴不還鄉,如錦衣夜行。這話聽起來像發達了,一定要回鄉顯擺下,雖然表面上很多人是如此,但更深層次的是兒時共同的生活記憶,祖輩們的文化與血緣紐帶,濃濃的鄉情甚至鄉愁是這些人群關注家鄉,振興家鄉的內生動力。弗洛伊德的研究,一個人六歲前的生活影響甚至決定著人生的走向,可見鄉村對這十億涉村人員的力量有多強。這無關利益,也無關榮譽,是血液鑄就的這份情感,當然個別不認同的除外。
我們經??吹竭@樣一個現象,70、80后經常在朋友圈會轉發一些他們那個年代的一些老照片,喚起集體回憶,長嘆時光一去不復返,我們尚且還有一些回憶,但是對于村莊更古老的一些記憶我們該如何去尋找呢,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有他們獨特的回憶,對于更早的我們也許是聽老人閑話家常,那到我們孩子這一代,很難想象如何去體會老一輩的鄉愁與記憶。村史館在于記住歷史,記住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共同的回憶,這就是鄉村的凝聚力。
村史館作為公共空間,是村民共同參與的產物,這里有你所生活過的場景,有你熟悉的兒時記憶,有你可以向后代講述的歷史趣事,有從這里走出的新一代鄉賢,有孩子們渴望走出去的向往,最重要的是傳承了幾代人的記憶,能夠喚起每個人心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,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好鄉村,帶動鄉村振興。
鄉村振興本質上是一次公共參與的精神振興、文化振興和凝聚力振興,人是鄉村發展的關鍵,而村史館的建設則是連接村民,凝聚鄉賢的重要節點,前路漫漫,任重道遠,我們一直在探索!